家长注意了!你家孩子的校服有“双保险”吗?
发布时间:2016-11-30 19:03:27
你家孩子的校服有“双保险”吗?
目前,重庆已开始全面实行校服“双送检”制度,即在严格供货企业送检基础上,鼓励学校将一定数量校服送到法定检验机构检验,给校服质量加上“双保险”。
然而,记者从重庆市纤维检验局获悉,“双送检”制度实行得并不理想。截至11月30日,全重庆只有不到10所学校将校服送检。
今(30)日,重庆市质监局发布2016年中小学生校服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公告。在监督抽查的30个批次产品中,3个批次被检出不合格,不合格产品检出率达10%。
监督抽查:
校服含棉量不得低于35% 2批次产品被检出不含棉
△检测人员检验校服产品质量。
本次监督抽查涉及巴南、渝北、九龙坡、南岸等12个区县的20家企业,抽查产品共30个批次。
监督抽查检验了中小学校服的纤维成分含量、甲醛含量、pH 值、可分解芳香胺染料、异味、燃烧性能等项目。结果显示,有3个批次被检出不合格,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10%。
其中,有2个批次产品的不合格项目为成分含量。不合格产品分别是重庆市耀州服装厂生产的1批次校服,成分含量为95%聚酯纤维、5%氨纶;重庆新杰服装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校服,成为含量为88.1%聚酯纤维、11.9%粘纤。
根据中小学生校服的国家标准,校服直接接触皮肤部分,其含棉量应不低于35%。而此次监督抽查被检出成分含量不合格的2个批次校服,含棉量均为0。
重庆市纤维检验局专家表示,学生校服的化学纤维不宜过多,因为部分化学纤维的透气性能较差,学生穿着可能会感觉不适。相对来说,棉纤维的吸湿、透气性能都较好,更适合学生穿着。
缺陷产品召回:
首次进校抽查校服质量 400套校服将被召回
△检测人员检验校服产品质量。
与往年相比,此次中小学生校服监督抽查不仅在校服的生产企业进行抽样,还抽检了部分中小学使用校服的质量。
这是重庆质监部门首次进校抽检校服质量。在此次监督抽查的3个批次不合格校服中,就有1个批次是在进校抽检中发现的。
9月29日,重庆市纤维检验局执法人员在对学校使用校服的抽检过程中,对重庆市新晨校园服饰有限公司销售给南岸区一所中学的校服进行了抽检。
抽检结果显示,这批校服的耐干摩擦色牢度和耐湿摩擦色牢度均不合格。其中,耐干摩擦色牢度按标准规定应为不低于3-4,实测值为2-3;耐湿摩擦色牢度按标准规定应为不低于3,实测值仅为2。
“校服的色牢度不合格,容易对孩子健康带来一定影响。”重庆市纤维检验局质监二科科长陈先荣说,色牢度不合格的校服容易通过汗水、摩擦等导致染料从校服转移到人体皮肤上,染料的分子和重金属离子等都有可能通过皮肤被人体吸收而影响健康。
经调查,这批不合格校服共有400套。目前,重庆市质监局依据缺陷产品召回管理办法,已责令生产企业对该批次400套校服进行召回,消除影响。同时,市质监局将对该企业进行进一步调查处理。
“双送检”:
鼓励实行“双送检”制度 重庆送检学校不到10所
△通过“双送检”,一件校服会有企业和学校的两份检验报告。
重庆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中小学生校服产品质量的监督抽查力度,督促企业严格落实产品质量主体责任,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水平。
同时,相关负责人建议重庆各中小学校,积极主动将校服送检。去年10月21日,重庆市教委、市工商局、市质监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鼓励实行“双送检”制度,即在严格供货企业送检基础上,学校也应将一定数量校服送法定检验机构送检。
不过,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从重庆市纤维检验局了解到,截至11月30日,全重庆只有不到10所学校将校服送检。
“这主要是因为很多学校还缺乏主动意识,同时也缺少家长监督。”重庆市纤维检验局质监二科科长陈先荣说,因为“双送检”是一项鼓励性制度,在学校缺乏主动的情况下,家长的监督显得尤为重要。
陈先荣说,“双送检”制度就像是给校服质量加上了“双保险”。一件校服有了企业和学校的两份送检报告,就可以从生产源头到学校保障校服的质量安全。
因此,陈先荣建议家长监督学校将校服送检,并有权查看校服的检验报告。家长如果遇到关于校服质量的相关问题,可拨打市质监局热线电话12365,反映情况。
(重庆时报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