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偷狗事件频发 警惕来源不明狗肉

发布时间:2016-11-29 10:12:12

近日,家住巴南李家沱街道的方女士家的爱犬丢失,这让方女士一家寝食难安,而就在方女士寻找爱犬的过程中,竟然发现类似的宠物犬丢失事件近期频发,仅仅上周就有七八起事件发生。而据相关人士透露,每到冬季,偷狗时间频频发生,因为有人将这些宠物狗偷走后,当成了肉狗,送上而来餐桌。

丢狗:爱犬疑被同一名男子牵走

△方女士家丢失的爱犬贝贝。

方女士饲养了一条雄性金毛犬,名叫贝贝,今年已经5岁多了。贝贝平时温顺通人性,方女士全家人早就将其视为家庭成员。11月20日,方女士牵着狗在家附近散步,见附近没人,便放开了狗链,让贝贝自由活动。而方女士则在一旁与同事聊微信。

“当时和同事在聊工作,没想到一抬头就发现狗不见了。”10分钟后,方女士猛然发现贝贝不见了,这才开始到处寻找。而附近邻居则告诉方女士,贝贝被一名秃顶的中年男子牵走。随后,方女士和家人立即四处张贴告示寻找贝贝。

而在方女士寻找的过程中,发现家在附近且同样养狗的丰女士家的爱犬也丢了,最近一直在巴南区都和广场等地以及微博等网络社交平台上疯狂寻找自己被人偷走的萨摩耶八月。

“我16日中午的时候牵着八月去一家牛肉面馆吃饭。”丰女士称,自己和该牛肉面面馆老板非常熟悉,到店以后丰女士就将爱犬八月的牵引绳取下,让八月和老板一起玩。然而,一眨眼的功夫,八月就从大街上消失了。

着急的丰女士连忙在附近寻找却一无所获。牛肉面馆老板第二天才帮丰女士打听到,八月不是自己跑丢的,而是被人用肉引诱到角落后偷走的。目击了全过程的擦鞋师傅称,偷狗的男人四十来岁,谢顶,穿着紫色衣服。

这样的信息让方女士认为,偷走贝贝和八月的很可能是同一名男子。

调查:入冬频发盗狗事件,被盗狗不少在狗肉交易市场

随后,方女士和丰女士爱犬被盗的消息引来了网上不少小动物保护组织的志愿者们关注转发。据重庆小动物保护协会的志愿者焦女士介绍,每年一入冬,他们就会收到很多狗主人寻找被盗爱犬的消息。

“仅上个星期,我们就收到了这边7、8条类似的信息。”焦女士称,11月2日,在龙洲湾颜龙山水小区居民楼大厅内都还有狗被强行抢走,就算事后查看监控能看到小偷的脸也没地方找人。焦女士表示,寒冬正是吃狗肉的好时节,为此,一些商家专门推出了狗肉煲、狗肉火锅等,狗肉在这个冬日也悄然走俏。然而有些人瞅着狗肉生意红火动却起了歪脑筋,将目光投向了家养的宠物犬,试图用偷窃的方式牟取“无本之利”。

同时,焦女士还称,冬天狗被偷一般能找回来的不到十分之一,且基本都是在狗肉交易市场被发现的。

对此,重庆小动物保护协会建议失主遇到丢狗的情况务必先冷静情绪。在丢失地点附近找不到狗的情况下一定要去查看监控,确定爱犬是否被盗。如确认被盗,失主最好尽快去附近的狗肉交易市场和狗肉馆子请求从事狗肉生意的人帮忙寻找线索。但是,防止丢狗的关键还是在于主人,冬天外出请一定要给狗系好牵引,从根本上杜绝被盗的隐患。

担忧:饭店卖的狗肉能否食用?

除了紧张的狗主人,一些消费者面对复杂的狗肉市场也对肉的来源和安全性表示担忧。

 “冬天吃狗肉是我们老家的习俗,我每年都会去专门的养殖场买狗肉。”市民张先生一家都是三年前举家从东北搬到重庆,他告诉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自己在重庆从未见过肉狗养殖场却能在市面上看到价格和东北差不多甚至更便宜的狗肉。“这些狗肉哪里来的?安全吗?”张先生的心里充满疑问。

记者从网上了解到,我国2009年6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明文规定,禁止生产经营未经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或者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制品。不放心的市民在食用狗肉时可要求餐馆或售卖点出示相关证件来保证狗肉安全。在店家无法提供相关证件的情况下,市民们最好选择拒食来源不明的狗肉并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

(重庆时报整理)


官方微博

影像重庆

Image Chongqing

播动山城

Sowing dynamic mountain

关于我们

©2019 重庆时间

重庆掌闻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

渝ICP备14009364号-6

渝ICP备14009364号-7

渝ICP备14009364号-8

渝公网安备 50010702501069号

渝公网安备 50010702501118号

渝公网安备 5001070250229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

(渝)字第00477号

12377

合作平台